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1z2yr4A7jMo
拍攝/剪接:may姐、小吉|製作:影行者|語言:廣東話|2016/灣仔、深水埗/6’59″
在「我就係好火」的製作過程中,我們夥拍灣仔街坊may姐共同創作。may姐在灣仔長大,居所和營生的地方皆歷經市區重建而面目全非。她希望以「火」比喻自身,在影片中展示她在灣仔的體驗和與街坊的相處;並以五行中「火生土」的意象,嘗試呈現她在灣仔以外、各處舊區的參與及展望。
影片製作過程十分豐富,先由may姐帶領不熟悉灣仔的促導員作灣仔導覽,認識灣仔。然後大家一起做資料蒐集、共同討論影片大綱、整理經驗以發展主題、以各種生動的方法(如自製環保手工)拍攝影片。may姐亦初試剪輯影片和討論不同的影像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製作過程中,may姐提到一位藍屋街坊秀屏,認為她當年在石水渠街水災時逃生的經歷,反映街坊之間守望相助的美好,很值得記下並流傳。而且,may姐得知秀屏當時與其他街坊有點小爭執,心情不好。may姐就說了一句「整條片俾秀屏氹下佢開心」,希望以訪談形式與秀屏聊天,讓秀屏感受到有人關心和重視自己。我們看到may姐的創作動力,源自對街坊社區的關心,並視影片為送給街坊的禮物。我們討論過後,希望藉這次經驗為製作五行片的小練習,最後完成短片「秀屏口述水災經歷」。短片中各部份如訪問、製作道具、找相關資料、拍攝及剪接,may姐都有高度參與,亦試驗了在不同視角之下,影像可能的呈現方式--例如模擬當年街坊逃生的定格動畫中,may姐最初以旁觀、全知鏡頭忠實呈現;後來我們發現,秀屏有很多第一身的描述(如街坊逃生的心情和動作),may姐遂嘗試以主觀鏡配合不同拍攝角度,呈現街坊逃生的心情和動作,拍出親歷其境的感覺,她對效果亦十分滿意。後來may姐拍攝五行片說自己的故事,已不止從自身角度出發--她分別代入街坊、片內警察及觀眾的視角,以各種俯瞰鏡和極近鏡,帶著不同心情觀看事物,最後成品內的各種鏡頭和配樂,就是她經過一番試驗和篩選的成果。